4月2日下午,一场以“庄子的理想社会”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永利集团书山馆热烈举行。本次讲座由宋一夫教授和曹丽红老师担任主讲嘉宾,他们带领现场师生深入探寻庄子思想的精髓,围绕理想社会构建、人性本质、教育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交流。

讲座伊始,宋一夫教授对庄子的“至德之世”展开解读。他指出,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人与人平等自由、社会秩序自然淳朴的世界。在这样的社会中,人们遵循自然本性,回归简单纯粹的生活状态。

随后,曹丽红老师提出一系列极具启发性的问题。在对比庄子的“建德之国”与儒家“大同世界”时,曹老师剖析了二者在理念上的显著差异。曹老师就此抛出问题:庄子理想国与“大同世界”的根本区别,是否在于“是否需要人为制定规则”?“规则越完善,人性越扭曲” 的观点又是否成立?

针对这些问题,宋一夫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。他指出两者在本质上的共通之处。强调了在政治权力和实现路径上二者的明显差异:孔子的大同社会依靠政治管理推动实现,而庄子的理想社会则更注重文化熏陶,追求自然而然的状态。宋教授进一步结合人性中的欲望与理性分析,他认为儒家的中庸思想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二者的矛盾。

紧接着,曹丽红老师将庄子思想与卢梭的主张进行对比,她结合共享单车乱停、网络暴力横行等社会现象,探讨哪种思想更能有效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。
宋一夫教授深入剖析了卢梭《社会契约论》的核心内容及其在西方社会实践中遭遇的困境。在环保方面,针对曹丽红老师提出的庄子天道观对环保的意义,宋一夫教授认为,老庄万物平等思想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新思路,人类需转变思想。


员工提问环节,宋一夫教授解答了庄子自由观、老子思想相关疑问。这场讲座,为师生搭建起沟通古今的桥梁,让大家在古代智慧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中,思考现实难题的解决路径,既丰富了校园文化,也加深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。

(304am永利新闻中心供稿 文/吴晓翎 图/张馨莹 王萍依 编辑/胡梅)